钮永建的精神世界
熊月之 上海江南书院 2019-10-24
钮永建是近代史上涉及众多重大事件、有着多方面重要贡献的重要人物,是一个值得花大力气研究的人物,也是一个精神世界相当富有的人物。
钮永建(1870-1965)出身于世代以耕读传家的缙绅之家,祖、父都是当地名绅。其父是举人,有知县头衔,热心公益,曾参与赈灾、疏浚河道等活动,捐资创吴会书院,有《琴韵楼诗文集》等。其母王氏也出身于书香门第。钮永建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,5岁启蒙, 11岁读完十三经,能做八股文。19岁考取秀才。同年入江阴南菁书院深造。
南菁是江南著名书院,由江苏学政创办,被誉为江苏最高学府。在南菁首尾三年,钮永建学习经史辞章,兼习天文、算学等,成绩优异。所编《两汉纪校释》三卷,颇受好评,被收入书院所编《南菁札记》丛书,1894年刻行。张之洞所编《书目答问》的范希曾补正本 ,特别述及此书,可见其非同寻常。那可是一部关于传统书目的名著,能被列入此书,都是传世之作。由此可见,钮永建在学术研究方面,功力非同一般。在江阴、上海就读期间,钮永建参加松江府举行的一些经史考试,屡获优等。1890年,参加松江府举行的有关经学、史学的考试,获史学第二名。1892年,参加松江府经学等方面的考试,获经解第二名。1894年春,参加上海求志书院春季课艺,获掌故超等。钮永建天资聪颖,学习勤奋,家境、教育环境都很优越,如果不是突兀而来的甲午战争打断了他的求学进程,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在学术研究方面很有造诣的大家。他走出书斋,投身社会,完全是由于时代的变局。1895年,钮永建愤时局之维艰,国家之败弱,毅然弃文从武,考取湖北武备学堂。他在武昌,接受了严格的德国式JUN事教育4年。1899年,他考取公费留学日本的JUN事生,入东京陆军士官学校。以后,他在日本,学习JUN事,学习西学,参加拒俄运动,继而结识孙中山,参加同盟会,投身反清GM活动。钮永建由治传统学问而改习西学,由大清的臣民,变成反清的勇士,由温文尔雅的文人,变成叱诧风云的武人,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。这一转变,在钮永建身上表现得相当自然,一点没有痛苦。钮永建学习西学,与他先前研究经学、史学,可以说是殊途同归,都是为了治国平天下。
从甲午战争以后,历次民主爱国运动,都活跃着钮永建的身影。从1901年到1927年,他先是在横滨会见孙中山,商谈反清GM方略,然后是为邹容润饰《GM军》书稿,鼓动徐锡麟投身反清GM;与友人创办《江苏》杂志,宣传GM。1903年,参加反帝爱国的拒俄运动,回国运动袁世凯,策动拒俄。在上海参加张园演说,遭清政府通缉。再后是加入同盟会,策动反清起义,遭清政府通缉。流亡德国,参加欧洲同盟会。武昌起义爆发后,回国参加上海起义,任松江军政府都督。再以后,就是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GM,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GM党,参加护法战争,参加北伐战争。
这是一部从晚清到民国的爱国MIN主运动发展史,几乎每个重要方面、重要环节,都有钮永建的活动。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。特别要指出的是,那时候,参加WU装DOU争的人,大多没有正规的科举功名(黄兴是秀才出身),像蔡元培、钮永建这样有着进士、举人头衔,或者大多数是远比钮永建年轻的人,像钮永建那样三十多岁了,还去制造ZHA弹,参加JUN事训练,实在是凤毛麟角。这也是钮永建不同寻常的地方。
钮永建年轻时,就读过不少由上海出版的西书,1895年以后接受过德国式的系统的JUN事训练。他留学过日本,考察过欧美,翻译过西方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书籍。在他的身上,有一条清晰的与西方联系的脉络。1903年,钮永建与林卓南等将日本横山雅男所著的《统计讲义录》一书译介到中国,该书成为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统计理论和方法的译著,在近代西方统计学传入中国的学术史上,具有重要的地位,“统计”及“统计学”一词,随之进入中国。
钮永建与西方文化的关系,还有一条线索,即他与基督教的关系。他的家乡松江府本来就有很深的基督教传统。从徐光启以后,松江就是天主教在江南传播的重要基地。鸦片战争以后,松江又成为基督新教重要传播地区。钮永建何时开始接触基督教?现缺乏确切史料,不得而知。据说,他年幼时,一次,他的兄长从上海带回一本传教士散发的福音书刊,因不感兴趣,随意丢在一边,钮永建发现后,仔细阅读,对耶稣舍身救人的事迹极为钦佩。这大概是他与基督教缘分的开始。1912年,钮永建在松江结识了美国传教士步惠廉,成为好友。1913年2月,他接受施洗,加入基督教。同年,与黄梅仙结婚。黄梅仙是中西女塾教师。中西女塾与东吴大学同属美国监理会所办。这样,钮永建与基督教就有了双重关系。步惠廉是美国监理会传教士,与宋耀如是在美国的同学、好友,1888年来华传教,主要在松江活动。1903年,他从南汇县衙里营救了黄炎培等三位宣传革新的激进青年,使他们免遭杀身之祸。1904年,他帮助宋霭龄留学美国。他是清末民初活跃在江南地区的著名传教士,很有影响,也是东吴大学的校董。很可能由于这双重关系,1918年,东吴大学校董会推举校长,一致公推钮永建,派人与钮永建商量,钮永建表示太忙,不能担任校长,但是可以做东吴大学教授。1922年,钮永建写信给孙中山,为中西女塾申请经费。中西女塾的校长是连吉生,她是宋氏三姐妹在中西女塾就读时的校长及老师。
基督宗教传入中国以后,明末清初时,由于利玛窦等人实行文化调适策略,比较尊重中国文化,中西文化处于相对平等的情况下进行交流,因此,中国士大夫受洗入教的颇为不少,徐光启、杨廷筠、李之藻等人都是社会地位很高的士绅。鸦片战争之后,传教士在不平等条约和传教母国政治、军事势力庇护下进入中国,对中国文化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,引起中国士大夫阶层的普遍反感与排拒,再也找不到徐光启那样有地位的人受洗入教了。庚子事变以后,情况有所变化,但是,具有举人身份的人受洗入教,还是不多见的。钮永建受洗入教的细节,现在缺少资料,不得而知,但是,从他为教会学校申请经费,教会学校推荐他担任校长,说明他与教会的关系很不一般。这也从一个侧面,说明他确实从心底里对西来宗教取开明态度。这在民国初年,确实相当少见。
钮永建十分明白教育对于个人、对于民众、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。他的家族出了那么多举人秀才,钮永建的子女也都接受了很好的教育,说明这个家族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。钮永建在家乡,创办了强恕学堂、紫岗学舍等学校。主政江苏以后,他主持建立了无锡省立教育学院,在教育学院又附设了民众教育实验区,完善建立了各县民众教育馆,开展识字教育。他领导成立了江苏省教育经费管理处,自兼处长,亲自主持管理教育费用,使各县教育经费不致被挤占混用。这个组织在全国也是仅有的,有效地推动了江苏教育事业的发展。钮永建还重视发展社会教育,提出民众教育的宗旨是“培起国民力量,树立自治基础,增进农业生产,改进经济组织,促进乡村建设,充实人民生活”。更为难得的是,他捐地五千多亩,在俞塘设民众教育馆。迁移到台北以后,钮永建依然重视教育。考试院撤迁台北以后,百事待兴,但钮永建却主张先办一所小学,使同仁的子女以及附近老百姓的子女等,都得到适时就学的机会。他们盖成两所克难教室,解决附近儿童入学问题,这所小学后来改名永建国民小学,以纪念永建创立的功劳。从一个地方官员的政绩来看,起房造屋、铺路造桥,立竿见影,最见实效,办教育,讲文化,功效最慢,但是,从长久来看,最为根本,也最有价值。钮永建不图近利,重视远功,这是他的远见所在,也是他的高明所在。
传统文化对于钮永建来说,并不仅仅是知识,而是为人处世、安身立命的根基。他一生经手的金钱不知道多少,但是,但从来都公私分明,或舍己利人,或克己奉公。从捐钱捐地办学,捐款闹GM,到捐款赈灾,他一生不知道捐了多少钱物。1928年,他在江苏省政府ZHUXI任上,其政敌列举十大罪状,对他进行攻击。所罗列罪名有独揽大权、贪念权位、援用亲属等,但并没有贪污公款之类,因为,有些问题是见仁见智、很难实查的,比如,什么叫独揽大权,什么叫贪念权位等,但是否贪污,一查便水落石出。政敌列了十条之多,可见用心之细,下手之狠,但就是没有牵扯到经济问题,这正从反面证明,钮永建在钱款方面是经得起检查的。
钮永建进过JUN事学校,有健身传统。在日常生活中,也很注意强身养生。他的女儿回忆:政府显要宴请而邀他出席,他总是婉辞。实在推辞不得,也先在家中吃好便餐再去。他不习惯吃油腻菜肴,不喜欢山珍海味,平时用餐习惯是吃素菜豆腐,最多是几片牛肉或鱼块而已。他不吸烟,不喝酒,又注意锻炼身体。晚年90多岁,还是每天早起,做点体操,吃清淡便餐,就去散步。他天天练字。有次他去检查身体,医生说他这么大的年纪体格仍很好,耳聪目明还可能去开飞机。他听后高兴极了,说要争取做个“百岁老青年”。钮永建齐家有道。他对子女教育相当严格,要求他们自立自强、吃苦耐劳。他的子女与第三代,大多是学科技专业,或学化学,或学电子,或学机械、建筑、制药与医学。一家之中,没有一个是游手好闲的,个个埋头实干,靠自己的努力而成材。换句话说,没有一个是躺在父辈、祖辈功劳簿上的、令人厌恶的官二代。他的女儿说:“这一点,我想也应归功于家父的严训”。综观钮永建的一生,他三遭通JI,三次战败,一遭AN杀,屡次遭人反对,但是,他意志顽强,不屈不挠,光明磊落,敢作敢为。他为国家,为民族,为民主,建立不朽的功业。他大而热爱祖国,投身GM,追求MIN主,小而修身有术,齐家有道。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他身上,相得益彰,融合无间。他是集修身齐家、安邦治国、文治武功于一身的一代英豪,是一个特立独行、个性鲜明、精神世界特别富有的奇才,是闵行人、马桥人值得引以为豪的杰出先贤!
1.《松郡试案》,《申报》1889年5月13日。2.《松试下四学生题》,《申报》1890年12月10日。钮永建兄永昭、好友秦锡田,分获史学第一、第四名。3.《溥学院岁试松江府属生经古案》,《申报》1892年4月26日。4.《上海求志书院甲午春季课案》,《申报》,1895年2月8日。同期,章炳麟获经学超等。5.中国人民ZHEN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,上海文史资料选辑 第70辑 上海人物史料,上海市政文只资料编辑部,1992年7月,第44页6.中国人民ZHEN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,上海文史资料选辑 第70辑 上海人物史料,上海市政文只资料编辑部,1992年7月,第44页